下載.jpg


Palakau這捕魚器具提供了魚蝦躲藏覓食的機會,融入阿美族人環保觀念讓此小型生態系生生不息。這樣有節制的捕捉,維持魚族的數量,所以叫做生態捕魚法。

所謂巴拉告Palakau就是一種器具,由三層構造組合而成。最底層就是竹筒,或是挖空的空心樹幹,第二層式細樹枝,最上層是雜草或水生植物。


阿美族人把水族分成三種:


1.有穿衣服的魚:就是指有鱗片的魚,吳郭魚、鯽魚、鯉魚這類的都叫做有穿衣服的魚。


2.沒穿衣服的魚:相對有鱗片的魚叫做有穿衣服,想當然爾,沒穿衣服的魚就是沒鱗片的魚。這一天,我才發現很多人不知道原來有魚沒有鱗片喔!當然,泥鰍、鰻魚、鱸鰻都是沒穿衣服的魚。


3.不像魚的魚:其實就是蝦蟹類,根本不是魚。當巴拉告組裝好,就如同一個社區被建蓋好。蝦蟹可以躲藏在細樹枝的那層,繁衍生生不息。蝦子也有分「人吃的」跟「魚吃的」。人不能吃魚吃的,魚不會吃人吃的,這樣就是自然的生態法則。


所謂人吃的,就是有長螯的。因爲魚沒有健保卡,所以不會冒受傷的風險去吃有螯的。那魚吃的就是沒有長螯的,聽他的說明有點像是水族館水草缸裡面的黑殼蝦,不過我想可能也有泛指沒長大的其他溪蝦。
https://youthtravel.tw/sub/travelspot/eastern/services.php?pid=33&id=756
阿美族巴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