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 追蹤專案

1)工業污染 (2)交通運輸的污染 (3)生活上的污染 污染物分為: (1)懸浮微粒:形成的原因大多為火力發電廠,燃燒煤炭,汽機車所放的煙,及石油的燃燒,工廠生產時所造成的粉塵。 (2)二氧化碳:形成的原因大多為工廠燃燒含硫的產物,燃燒重油。 (3)一氧化碳:形成的原因大多為汽機車排放燃燒不完全氧氣,家庭瓦斯洩漏所造成的。 (4)氮氧化物:形成的原因大多為汽機車、火力發電廠及工廠的鍋爐生產過程中高溫燃燒時,空氣中要是有過量的氮及氧產生反應所生成的氮氧化物。 (5)光化學煙霧:形成的原
by 455188        0  
624   1 4

污染

防制空氣污染,維護國民健康、生活環境,以提 高生活品質,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 律之規定。
一、空氣污染物:指空氣中足以直接或間接妨害國
民健康或生活環境之物質。
二、污染源:指排放空氣污染物之物理或化學操作
單元。
三、汽車:指在道路上不依軌道或電力架設,而以
原動機行駛之車輛。
四、生活環境:指與人之生活有密切關係之財產、
動、植物及其生育環境。
五、排放標準:指排放廢氣所容許混存各種空氣污
染物之最高濃度、總量或單位原(物)料、燃
料、產品之排放量。
六、空氣品質標準:指室外空氣中空氣污染物濃度
限值。
七、空氣污染防制區(以下簡稱防制區):指視地
區土地利用對於空氣品質之需求,或依空氣品
質現況,劃定之各級防制區。
八、自然保護(育)區:指生態保育區、自然保留
區、野生動物保護區及國有林自然保護區。
九、總量管制:指在一定區域內,為有效改善空氣
品質,對於該區域空氣污染物總容許排放數量
所作之限制措施。
十、總量管制區:指依地形及氣象條件,按總量管
制需求劃定之區域。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見微知著,空污監控的環保哨兵
蘇振昇
走進桃園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內,今(101)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得主技正蘇振昇正在仔細核對由CEMS(連續自動監測設施)產生的數據,逐次檢查登記造冊排放固定污染源的工廠,是否排放污染量超過法定標準,使用造假數據送環保局備查。在最近幾年裡使用CEMS查核作業,因為桃園縣查緝防弊的成果,廣為全國環境保護局採用,對嚇阻業者過度排放工業空氣污染,杜絕造假情形成效良好。
CEMS是什麼?這是由監測儀器、數據蒐集系統、數據處理系統及數據傳輸模組等單元構成的監控機制。可以經由監測儀器,終年無休檢測工廠煙囪所排放的廢氣,並將污染物的濃度透過網際網路方式上傳至環保局,協助環保機關即時監看污染源排放情形,它能監控全國70%污染物排放量,所得數據亦能建立完整污染排放資料庫,比使用人工檢測的更具代表性與準確度。
99年間,蘇技正與同仁分析近5年內550多萬筆監測數據時,發現桃園縣內各家業者申報的數據,部份業者數據於環保局查核員進廠時有明顯異常變化,他驚覺有異,遂開始與相關單位研擬搜索計畫。
99年5月3日夜間稽查證實華亞汽電廠中控室與分析儀的污染物監測數據不一致,100年5月11日又查獲南亞塑膠公司監測數據造假、100年6月10日亦發現永豐餘股份有限公司新屋廠監測也有數據造假嫌疑,經檢調單位密切配合與順利的搜索行動,並成功的整合了如環科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國立成功大學等單位的專業力量,用關鍵的偽造證據,一舉使業者百口莫辯,承認非法排放污染源,追繳共計高達9億430萬元之空氣污染防制費。
在揭發桃園縣業者超額排放污染源、追繳空氣污染防治費的過程裡,蘇技正認為有必要讓縣內的業者
空氣污染防治
使用中機器腳踏車實施排放空氣污染物定期檢驗之對象、區域、頻
率及期限(99.11.11.修正)
【法規沿革】 中華民國93年10月4日環署空字第0930071835號
中華民國96年12月3日環署空字第0960092593A號修正公告事項第一項、第
四項及第五項
中華民國97年12月19日環署空字第0970099664A號修正
中華民國99年11月11日環署空字第0990101951D號修正公告
立法依據
一、 主旨:修正「使用中機器腳踏車實施排放空氣污染物定期檢驗之對象、區
域、頻率及期限」,並自中華民國一百年一月一日生效。
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第四十條第二項。
公告事項:凡於中華民國設籍且出廠滿五年以上之使用中機器腳踏車,應
每年於行車執照原發照月份前後一個月內,至機器腳踏車排放
空氣污染物檢驗站,實施排放空氣污染物定期檢驗乙次
防治與改善:
汽機車的防治:在政府的推動下現在全部都使用無鉛汽油,在一定的時間裡汽機車都要做排放煙氣的檢查是否達到一定的標準,為減少汽機車加油時碳氫化合物的蒸發,加油時盡量使用油氣回收槍加油,而車子盡量選擇有裝(觸媒 轉換器)的車輛,這樣就會減少空氣污染的情況。
工廠的防治: 污染物產生於生產過程的當中會排放大量有毒的氣體、廢水、廢渣像這些容易產生的有毒物體,可以用一些可以消除這些有毒物品的設備或找出一些產品的替代品等等,都可以減少污染源。
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