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3
0
0
阿美族舞蹈
阿美族舞蹈介紹
阿美族人稱舞蹈為sacro,並將舞蹈分為malikuda(馬力固達)和misalukiaw(米沙魯教)。malikuda專指年祭歌舞,或男性歌舞;misalukiaw包含一般歌舞,例如宴會、婚禮、男子從軍紀念等情境唱跳的樂舞;另指女性歌舞。一般而言,女性可以學習唱跳malikuda,但是男性則不習唱跳misalukiaw。
舞蹈
images.jpg
阿美族的歌舞
阿美族舞蹈介紹
阿美族人稱舞蹈為sacro,並將舞蹈分為malikuda(馬力固達)和misalukiaw(米沙魯教)。malikuda專指年祭歌舞,或男性歌舞;misalukiaw包含一般歌舞,例如宴會、婚禮、男子從軍紀念等情境唱跳的樂舞;另指女性歌舞。一般而言,女性可以學習唱跳malikuda,但是男性則不習唱跳misalukiaw。
阿美族舞蹈的最大特色,就是有舞必有歌。現在我們常常聽到的「迎賓舞」、「豐收舞」,並非阿美族人自己對於舞蹈的分類方法,多是外人為了理解加諸的情境定義。實際上,決定舞蹈與舞蹈差異的是歌曲,而每一首歌都搭配著各自的舞步組合。從年祭、一般性歌謠到宴會場合的歌謠,不但歌曲的嚴謹性逐漸減少,舞步動作和歌曲之間的對應關係也應情境的活潑而鬆動,個人技巧也有較多的展示空間,產生了所謂接近即興創作的自由組合。
然而,年祭歌舞仍是傳統樂舞保存較完整、較不容易改變的部分,根據平珩(19*年)有關阿美族宜灣年祭歌舞的舞蹈分析中,阿美族年祭舞蹈有以下特色:
隊形:大抵都是圓圈牽手而舞(因應場地有時形成橢圓等)、排列按照年齡階級層長幼順序。據聞以往在阿美族人的觀念中,年祭中圍成圓圈是為了形成保護不受惡靈侵入,因此若有人非得離開,必須馬上依序遞補。然而大多時候,除內圈長老之外,男性舞隊以開口圓為多。隊形變化尚有螺旋形、蛇形和蜈蚣形,前者是舞隊以前進集中和後退拉開的行進方式造成螺旋的合與開,在視覺上十分具有動態性的效果。另外一種隊形則是隊伍轉身背向圓心牽手而舞。通常隊形的變化依賴領舞者的臨場反應,在連續好幾小時的舞蹈中,如何靈活運用隊形變化與場地空間以營造活潑熱烈的行進,也可看出領舞者的經驗與技巧。
舞步:年祭歌舞的動作以腿部動作較為顯著,不難理解,這是由於雙手要用來與他人連結。腿部動作有走、踏、點、跑、跳等,以二步或四步為基本行進舞式。一般而言,女性較多走、跑的動作;而男性則因為體能要求,較強調跑、跳的動作。一般在迎靈宴中,舞蹈的開始是以二步或四步舞先讓舞者整隊並「暖身」,再逐漸由領舞者帶出靈活的隊形與舞步變化。有經驗的領舞者往往會以快慢交錯的歌謠,調節舞者的體力,使舞者能在好幾小時的舞蹈組曲中維持戰力。
年祭歌舞隨著部落差異而有所出入,大體而言,南部海岸地區的阿美族其祭儀歌舞隊形與舞步變化較多,樂舞形態較為傳統,其中港口部落(Makotaay)可為代表;而縱谷區的年祭歌舞變化性較少,傳統舞步與動作變化較少,祭儀樂舞受到外來影響的鑿痕也較深。雖然部落樂舞具有區域性的共通處,但是有些阿美族的部落發展出獨特的樂舞,如奇美部落(Kiwi)及都蘭(Lataolan)部落。
1. 奇美部落的chiupihai之舞(俗稱奇美勇士舞):奇美部落位於花蓮縣瑞穗鄉,該部落與海岸的阿美族以及縱谷的太巴塱部落淵源深厚,根據傳說屬於發源部落。雖有著類似的祭儀歌舞文化,奇美的chiupihai階層卻發展出一套獨特舞步動作,由頭戴羽毛高冠、下半身僅著黑色短裙的chiupihai階層之年輕男性,手拉著手圍成一封閉圓圈,以大幅度的單腳前拋隨即向後拉開身體的動作著稱。族人解釋此動作來自先人觀察天上飛鷹動作而創。如此獨特而令人驚艷的表現,經由傳播受到許多團體的再生產,而成為阿美族的代表性動作之一。
2. 都蘭部落的傘刀勇士舞:都蘭部落位於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被歸類為卑南阿美。相傳在日據時期尚未沒收槍枝與禁獵以前,男性階級參與戶外打獵訓練活動,年輕的階層為了夜間輪值守護其群體,高舉配刀在帳營外跳躍,後來演變成年祭時男性返回部落時的形式化動作;而所持配刀也因應時代變遷改成花傘。跳這支舞時,部落的年輕男性不牽手而採直隊前行,強調跳躍時的整齊合一。部落長老為了考驗年輕男性的體能,命其拖延舞蹈的結束,對舞者而言,身著繁重的帽式與衣飾,高舉花傘的手、跳躍前進的步伐,真可說是一大考驗,不過努力的結果,往往帶來眾人的稱讚。